鞏義市瑞光金屬制品有限責任公司 > 企業新聞 > 正文
貼心完善,保障您購買無憂~
以前農民種田,都是面朝水田背朝天,一天下來腰酸背疼,隨著科技的發展,農業逐漸實現了耕、耙、種機械化,而現在合山市北泗鄉屯山村的有些農民還實現了機械化育秧,逐步實現了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。
育秧也可以全程機械化
在合山市北泗鄉屯山村有一個大棚,里面種植的不是蔬菜,也不是水果,而是在水田里種植的秧苗,該大棚是市農機局實現機械工廠化育秧的一個試驗點。
占地面積240平方米的大棚中,排列著三行鋼架,分為五層的鋼架上整齊地擺放著育秧盤,盤中的秧苗已經能夠種植。負責管理的凌黨支書告訴記者,只要田中有水,可以種植130畝左右水田的秧苗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種植到田里面。
大棚中的秧苗培育全部機械化。首先培育的泥土要經過烘干機烘干,然后傳送到粉碎機進行粉碎,接著將泥土和谷種分別放入播種機中,同時放上秧盤,秧盤在播種機里首先要墊鋪一層泥土,經過傳送帶來到谷種口撒種,播撒著均勻谷種的秧盤較后被傳送帶送到出土口,薄薄一層土覆蓋完谷種后就被搬上鋼架整齊排列,整個機械化育秧過程幾秒鐘就可以完成。秧盤被一層層地擺放在鋼架上,由專人負責管理,減去了農戶撒種、護理的麻煩。
據了解,該大棚采用的是農民自選品種自浸谷種,育秧工廠負責播種催芽育秧,整個過程中溫度和濕度保持較為重要。在育秧棚旁邊樹立著一個大鍋爐,劉姓技術人員告訴記者,這是早期用來催芽及保持大棚內的溫度。大棚內還掛著一個溫濕度表,管理人員要隨時觀察,根據表中溫度護理秧苗。
目前該育秧棚中培育著30多戶農戶的秧苗,記者采訪當天,已經陸續有人將秧苗移栽到水田中。正在移栽的村民凌導坤告訴記者,他與五六家親戚一起在該秧棚中培育了120斤谷種。當天,趁著田中有水,他趕緊將秧苗往田中移栽。
機械代替人工完成水稻生產
記者跟隨凌導坤來到他家水田。還未走到田邊,耳邊先傳來陣陣機器轟鳴聲,水汪汪的田里,農民們駕著手扶拖拉機耕田、耙田,大伙像比賽一樣,開足了馬力你追我趕地整理水田。平整好的水田里,一臺臺插秧機正在忙碌著。機器上方擺上三個秧盤,駕駛者扶著插秧機往前走,秧苗整齊地排成行插到了水田里,不到半個小時,面積一畝的水田就已結束插秧。
凌導坤告訴記者,去年因為有政府的補貼,他掏了1500元買回插秧機,插秧的速度加快了,而且收成時,收獲的糧食還比手工拋秧每畝多出一兩袋,真是好處多多。與他一樣實現水稻耕種機械化的村民在該村中不計其數,凌應平也是其中之一。由于自家水田較少,他就和家中兄弟一起合伙購買了一臺耙田機和插秧機,幾兄弟輪流耕作,“水稻種植根本就不費力氣”。
屯山村黨支部書記凌應崇告訴記者,全村擁有水田面積2400畝左右,在耕作中只有個別村屯少部分群眾還在用牛耕種,90%農民的水稻種植基本上實現機械化。市農機局局長潘浩江告訴記者,以前秧苗只能在大田中培育,受到自然條件影響比較大,插秧機插種起來有點麻煩。采用機械工廠化育秧后,秧苗生產的條件可以人為控制,生長得比較均勻,更加適合插秧機種植,只要推廣開來,將能夠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。
手機:13938291800
電話:0371-64359668
郵箱:2441079204@qq.com
地址:河南省鞏義市石河路北段